打造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,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”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”等重要论述的实践载体,也是中央和省、市高度重视、加力推进的重点工程。年初以来,哈尔滨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创投集团”)全面落实省、市决策部署,聚焦科创服务主责主业,通过健全“政校企”合作联动机制,积极探索实践科创服务新模式,全面推进全省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。今年前三季度,科创培育业务在孵企业总计营业收入1.81亿元,利税1500万元,带动就业1687人次,取得明显成效。
一、布局建设科创培育基地,加快构建创新创业“新生态”
创投集团锚定哈工大、哈工程等在哈高校的科研优势和专业优势,加快布局建设三大科创培育基地,推进创新创业体系建设。目前,在管国家和省、市孵化器11家,运营面积18万平方米,构建起以大学大院大所为圆心、以服务“4567”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、辐射全部主城区的科创培育“寒地生态雨林”。
一是打造环哈工大创新发展样板区。积极参与推动环哈工大“一圈三带”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,已建成爱特孵化器“哈工大校友创业第一站”,重点发展航空航天、人工智能、智能制造、新材料、新能源等产业领域,预计近5年入孵企业总营收可达3000万元/年。同时,谋划建设全省首家退役军人创业园铁路街基地,并搭建军创资源服务平台和退役军人培训平台,建成后预计年均服务退役军人15000人次,年拉动就业3000人次。
二是共建环哈工程创新发展示范区。全面融入环哈工程创新创业生态圈“四馆三区一中心一基地”建设,携手道外区政府、哈工程大学、红旗城集团,在环哈工程未来产业科技园区挂牌成立了哈工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。通过政、地、校、企高效协同,推动低空经济、数字经济及新型工业化产业资源集聚,促进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与新兴技术项目落地。现已储备优质科创项目40余个,预计3年内可成功转化哈工程科技成果30—50项。
三是升级环哈高校创新发展产业区。聚焦特定群体创新创业,在重点高校周边构建“特色产业园区+加速器”的接力式、全链条创新生态。发挥哈尔滨创业孵化产业园毗邻哈医大的区位优势,推动我市“医工结合、信息技术、智能制造”三大产业提档升级。加速谋划新质生产力孵化中心,打造集“项目库、转化站、融资链、服务群”等功能于一体的科创新地标。正在探索环哈兽研“两中心一基地”和环黑科大“双创带”创新创业新布局。
二、优化完善科创孵化服务,广泛汇聚创新创业“新动能”
创投集团秉持“投资+孵化+增值”服务理念,扎实推进标准化基础服务、高附加值增值服务、定制化特色服务,让入孵企业发展安心、舒心、顺心,多次荣获省科技服务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。
一是当好服务员,提升能力水平,做强基础服务。持续磨炼科创培育基本功,为企业提供路演推介、管理咨询、创业导师辅导等服务。成功打造“创投爱立方”孵化器金字招牌,今年上半年,开展省工信部门支持企业发展系列政策解读会、网络信息安全沙龙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》培训、企业一对一辅导等科创活动10余场,累计为57户企业提供基础服务75次,在孵企业综合满意度达95%。
二是当好“联络员”,塑造品牌形象,做优增值服务。持续增强科创培育硬本领,加强政企融合、促成银企对接,为企业提供人才招聘、政策申报、教育培训等服务,满足企业更高层级的发展需求。已与6家服务机构达成长期合作,为入孵企业提供增值服务4次,协助申请知识产权1300余项、累计投资逾1亿元。
三是当好“参谋员”,主动参与推进,做大特色服务。持续汇聚科创培育新动能,为企业提供企业征信咨询、融资咨询、财务咨询等融资服务,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实现从间接融资到直接融资、从抵押贷款到信用贷款转变。目前,已为17家企业提供股权架构设计、投融资对接、产业资源引导、管理咨询等融资服务支持。
三、锚定科技成果转化关键,激发创新创业“新活力”
创投集团聚焦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核心需求和关键环节,助力原创性的发明创造向初创型企业转化。累计服务企业700余家,完成科技成果转化百余项,助力大批“专精特新”项目茁壮成长。
一是加大创新种子挖掘力度。组建技术经理人团队,主动深入重点高校院所挖掘科技成果。高质量承办“黑龙江省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遴选活动”以及全市创新创业沙龙活动,向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科技成果擂台赛推荐优秀项目8个。目前,已建成最具孵化潜力项目库,完成成果转化技术转移11项。
二是开展超前孵化模式探索。将爱特孵化器和环哈工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作为超前孵化载体,以“概念验证中心”为核心,以“成果转化基金+共享中心”为两翼,打造了“科学家提供创新+概念验证中心验证+共享中心支持”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孵化机制。
三是突出科技应用价值牵引。与哈工大资产公司及科研团队、省科力公司共同设立了黑龙江先研院发展有限公司,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,致力于打造龙江科技成果转化的“示范区”、龙江未来产业发展的“试验区”和龙江先进技术高质量发展的“引领区”,推动技术开发应用一体化。
四是强化成果转化落地支撑。联合省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,团委、妇联等单位,建设军创基地、青创基地、巾帼创业基地,打造垂直孵化集群。联合省工研院、哈工大先研院、哈工大智研院等新型研发机构,组建“科创联盟”,汇聚政产学研合力。联合哈电、哈飞等大型企业,助力孵化企业融入成熟产业链。形成了大、中、小企业“手牵手”,产、学、研、金等不同创新要素“连连看”的良好创新创业生态。
四、赋能产业升级核心要素,着力打造创新创业“新引擎”
创投集团注重发挥主责主业优势,坚持管资本、聚人才、优服务,以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,聚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,为我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创业高地提供多元支撑。
一是以投促产聚能,助力产业体系迭代升级。充分发挥创业投资对科技、人才和创新“三个第一”的独特作用,积极整合存量政策性基金,为我市科技型初创企业量身定制了百亿级基金服务矩阵。未来5年,将以整合资本为关键,力争基金矩阵规模扩充至200亿元,资本招商落地企业超20家,持股企业上市25家,为我市加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有力的资本支撑。
二是聚才引智汇力,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。注重全方位培养、引进、用好人才,通过人才工作“尔滨模式”,加速推进产业人才深度融合。去年12月,组建了全国首家由省委组织部、市委组织部合力指导设立的人才工作平台,构建起省内地市、省直厅局、省市高校、市内区县及国内城市多点联动的“1+N”人才工作大格局。今年9月承办的2024年度哈尔滨“丁香人才周”(秋季)引才现场招聘活动,促成科技领域合作项目117个,签约额5.03亿元。未来5年,将以人才工作为根本,力争为我市引进全球顶尖人才10名左右、产业领军人才(团队)100名以上、青年拔尖人才1000名以上,推动形成全市人才集聚的良好态势。
三是技术创新引领,做强产业升级硬核支撑。紧抓产业创新升级政策机遇,深挖优质科创资源,推动多项创新技术项目取得显著成果。其中,解决“卡脖子”难题1项,填补国内市场空白1项,其他培育项目累计申请获批发明专利23项、实用新型专利17项、软件著作专利及外观专利88项。未来5年,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,力争培育科创企业300家,其中“小巨人”企业3家、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、高新技术企业40家、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,为我市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科技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