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虚假征信诈骗又换了新装,骗子将原“京东白条、金条业务”换成了“微粒贷”,其本质仍是谎称贷款利率过高,要求关闭或注销账户,否则影响个人征信,以此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。近日,黑龙江省林业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一起“虚假征信”类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,抓获犯罪嫌疑人1人。
5月30日,沾河林区居民魏女士自己在家的时候,突然接到了一个自称为“微信客服”的电话,他告知魏女士已经开通“微粒贷”,如果不是主动开通,他们可以协助魏女士关闭“微粒贷”服务。由于对方详细说出了魏女士的身份证及银行卡信息,因此魏女士并没有多想,便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客服推荐的App,在“客服”的再三催促下,魏女士很快完成了两次转账操作,共计向对方账户转账149000元。随后,魏女士越想越不对劲,才发觉自己可能被骗了,于是来到了公安机关报案。
接到报警后,警方第一时间开展调查与分析研判,很快确定了犯罪嫌疑人系李某,并同步锁定了其近期轨迹。侦查员迅速出击、日夜兼程,辗转2000多公里,于6月3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一饭店将犯罪嫌疑人抓获。经讯问,李某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。
目前,犯罪嫌疑人已被林区公安沾河分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,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。
据介绍,此类诈骗的套路一般为:第一步,诈骗分子冒充金融平台客服人员向潜在受害人打电话,并准确报出潜在受害人的相关个人信息,取得潜在受害人的初步信任;第二步,获得信任后,告知受害人不注销关闭或降低利率,会影响个人征信,诱导受害人按照他们设定好的套路进行操作;第三步,诈骗分子诱导受害人点击虚假链接、下载相关社交通讯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,诱骗受害人进行网上贷款并转账到对方指定账户,谎称完成操作即可注销账户并将资金返还,同时骗子通过共享屏幕功能,非法获取受害人的银行卡密码及验证码,将受害人账户内的钱直接全部转走。
警方提醒:
1.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,任何人无权删除或修改,所有陌生来电声称可以修复征信、消除不良记录的都是骗子。遇到陌生电话自称为“某某金融客服”时,一律不要轻易相信对方,可以自行通过官方平台渠道进行核实。
2.发现自己被骗后,一定要第一时间记录关键信息,并拨打110报警,千万不要因为犹豫而错失黄金止付时间。
张子玉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铁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