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有机稻做背书 亩均增收500元 |30万尾寒地小龙虾投放通河稻田
原创 冰城 + 客户端 2022-06-14 04:40

盛夏时节,晚风轻拂的冰城,又到了啤酒、烧烤、小龙虾绝配的“美食季”。不过,你现在入口的小龙虾不管是“原味”、“麻辣”还是“蒜香”,都不能算作“绝品”,因为那不是“寒地小龙虾”。再耐心等等,产自本地稻田的“寒地小龙虾”以及小龙虾速食产品,都将与您见面。

6月14日,市农科院将30万尾寒地小龙虾投放到哈尔滨市通河县盛达水稻合作社的稻田里,并举办了“科技助力、院县共建”哈尔滨市农科院—通河县虾稻共作启动仪式。

寒地小龙虾养殖是黑龙江省水产养殖主推项目。该项目解决了小龙虾在高寒地区引种、下塘养殖成活率低的问题。创建了寒地小龙虾池塘精养、虾稻共作两种模式,“池塘精养”小龙虾亩产200斤,“稻虾共作”小龙虾亩产100斤,平均规格达49.6g/只,最大规格达69.4g/只,养殖期2到3个月。

市农科院水产分院院长董宏伟介绍,去年,市农科院与通河县签订了《科技合作框架协议》,盛达水稻合作社结合市科技局科技特派员活动,开展“虾稻共作”模式种植水稻、养殖小龙虾,效益十分可观。该合作社出产的寒地小龙虾最大个体接近70克,平均达到45克。“虾稻共作”亩均增收近500元,水稻品质也因养虾而成为有机水稻典型代表:减少农药化肥投入,保障了寒地小龙虾品质,也为有机水稻做了实至名归的背书。优质优价得以实现,合作社成为远近闻名的绿色农业代表,企业品牌也因此发展壮大,实现了“一田两用,一水双收”。

今年,该合作社“虾稻共作”规模达到200亩,投放虾苗30万尾,预计8月中旬通河县举办“第一届寒地小龙虾垂钓节”期间投入市场,主要供应通河县周边县市和乡镇。

市农科院寒地小龙虾项目已在佳木斯、双鸭山、肇东、勃利、巴彦、通河和延寿等地建立了规模化养殖基地,并开发出原味小龙虾、麻辣小龙虾、蒜蓉小龙虾等多款经典速食产品,正陆续登陆市场。

我市担负着国家粮食安全“压舱石”的重要职责,市农科院认真贯彻落实“能力作风建设年”活动安排部署,切实转作风、求实效,创优争先、助农惠农,以寒地小龙虾“虾稻共作”项目提高粮农种粮收益,发展绿色农业,大幅提升农产品品质,助力农企品牌建设,成为发展“四个农业”的重要举措,为“六个龙江”发展战略落地落实落细提供了重要载体。

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辛娜 文/摄/视频拍摄

评论
暂无评论,快来抢沙发
72小时热点
1
00:10

“灵巧手”打开实验室“大门” 灵博机器人布局产业园竞逐新赛道

冰城+客户端
1天前
2
01:08

来“尔滨”避暑 这温度太舒服了 中央大街藏着满满的文化范儿 “就喜欢哈尔滨的洋气儿”

冰城+客户端
2天前
3
链接

冰城名师大讲堂

冰城+客户端
7月3日
4
00:25

哈报AI创作|“尔滨”牌冰点尝一夏!第五弹

冰城+客户端
7月30日
5

票价50元 哈尔滨至吉林“城际公交”将于8月11日开通

冰城+客户端
1天前